再次踏入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,正值秋日。校门依旧巍然矗立,只是门卫室已换了新的面孔,我仔细说明来意,才得以走进这片既熟悉又恍如隔世的地方。不知不觉,我已毕业十年。怀中的培训通知仿佛带着温度,灼热一如十年前那张鲜红的录取通知书,时光在此刻重叠,情绪暗涌。
校园里的法梧桐,仿佛旧友般颔首致意,枝叶在风中轻轻摇曳。它们比从前更加粗壮苍劲,却依然守在原来的地方,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晨昏。我沿着林荫小道缓步前行,身边掠过三三两两挟书疾走的学子,他们口中讨论的是电机原理、继电保护……那些曾经让我彻夜难眠的专业术语,如今听来,竟如故乡的方言一般亲切。恍惚间,仿佛看见当年的自己,为了一份实验报告苦思冥想,为了一张接线图反复修改,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日子,如今想来,却是再也回不去的珍贵。
培训间隙,特意抽空去了当年常上课的教学楼。推开那扇不知被多少双手抚摸过的木门,教室里的桌椅已全部换新,唯有黑板上残留的些许电路图符号,倔强地保持着旧日的痕迹。我选择最后一排坐下,刹那间有些恍惚——仿佛下一刻就会有熟悉的同窗推门而入,笑着问我:“这节课讲到哪里了?”
午间的食堂喧嚣依旧,菜色比我们那时丰富了许多,但我仍然喜欢当初最喜欢的糖醋里脊,入口的滋味,似乎变了,又似乎什么都没变。邻桌的学弟们正热烈讨论着晚上的篮球赛,那一刻,时光仿佛倒流——我好像又看到了那个在篮球场上投进关键球的高个子男生,如今应该已经成了某个变电站的站长了吧。
清晨课间操的号声准时响起,看着操场上列队跑步的学弟学妹,阳光洒过他们青春洋溢的脸庞,朝气蓬勃的身影在晨光中跃动——那不就是我们当年的模样吗?
课间广播中的歌曲依旧那么的宛转悠扬,像一阵熟悉的风,拂过空荡的走廊。那时我们总嫌它太吵,如今才懂——歌里藏着的,是整个再也回不去的年少。
黄昏时分,教学楼陆续亮起灯火,像一艘艘泊在暮色中的航船,温暖而宁静。就在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:学校从来不是一座静止的纪念碑,而是一台永动的发电机,不断为时代输送光明与力量。而我们这些校友,就像是它输送出去的电流,在四面八方闪烁着微光,母校,则永远是那个稳定的电源点,不离不弃。
故园依旧,而我已成新客。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?只要教室里依然坐满奋笔疾书的身影,实验室的灯火依然亮至深夜,图书馆的书页依然被轻轻翻动——这里就永远是我们记忆中的模样,永远保持着电力人特有的温暖与光亮。
渐行渐远中,我再次回首,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牌在夕阳余晖中熠熠生辉。我知道,明天,这里还会走出更多怀抱梦想的年轻人,而母校,将会永远年轻,永远以这般熟悉而又陌生的姿态,温柔地守候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。
撰稿人:罗阳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