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:16 天三下乡洽川行 直播助农为葫芦非遗注入青春动能

渭南职业技术学院:16 天三下乡洽川行 直播助农为葫芦非遗注入青春动能

2025-10-10 下午 6:19:50      来源:陕西新闻网     编辑:刘一舟     浏览量: 30293

近日,渭南职业技术学院“葫韵直播 匠心传承”直播助农三下乡实践团,奔赴合阳县洽川开展为期16天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服务行动。团队立足专业优势,聚焦当地葫芦非遗“传播范围有限、线上销路不畅、青年传承断层”的现实……

近日,渭南职业技术学院“葫韵直播 匠心传承”直播助农三下乡实践团,奔赴合阳县洽川开展为期16天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服务行动。团队立足专业优势,聚焦当地葫芦非遗“传播范围有限、线上销路不畅、青年传承断层”的现实难题,打出一套“非遗活化+产业赋能” 组合拳。(通讯员 王烨 雷蕾)

实践期间,团队深入葫芦种植园、非遗工坊采集素材,精心剪辑6条宣传短视频,从葫芦育苗、晾晒打磨到雕刻彩绘,全方位呈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;策划6天12场“非遗+直播”带货活动,邀请非遗传承人宋朋杰、李菲等现场展示定制创作,0.3毫米刻刀游走葫芦表面的匠心场景,吸引超1.2万人次观看。截至实践结束,累计带动葫芦产品销售186件、定制订单51个,总销售额较之前有较大突破,其中40%消费者为95后群体,成功让传统非遗走进年轻视野。

渭南职业技术学院:16 天三下乡洽川行 直播助农为葫芦非遗注入青春动能第1张

图为队长王烨和成员韩晗作直播推广和销售非遗葫芦。余子博供图

此次三下乡实践,既是一次精准破解乡村难题的服务行动,更是一场深化校地协同的探索实践。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以直播运营、视频创作等专业技能为笔,以青春担当为墨,在洽川的土地上书写“非遗传承+乡村振兴”的实践答卷,生动诠释了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深刻内涵。未来,“高校专业+乡村需求”的合作模式,有望为更多地区的非遗活态传承与乡村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“青春方案”,让更多沉睡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与产业活力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标注